在现代与传统交汇中传承与发扬宁波地域文化---传媒与设计学院开展“走马塘”文化传承与设计研究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4-05-27文章来源:传媒与设计学院 浏览次数:

看似两条平行线
邬毛银,1948年出生,18岁插队落户到走马塘,1987年知青返城,在江东开店个体经营。因为知青期间与走马塘结下的深厚情感,2005邬老先生重返走马塘,致力于古村保护和开发,成为“第二故乡”的文化志愿者。近十年来,邬老先生终日奔波,收藏各种有关走马塘的史料,从报纸、书籍、书画到各式生活用品,并率先办起了“振兴走马塘,复兴南来第一山”的资料室。
周佳英, 2010年入读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因为“中国进士第一村”的美誉,周佳英慕名走进走马塘,第一次被走马塘花式繁多的的石花窗,高大的马头墙,古朴的民风深深吸引。2014年,作为毕业生要完成最重要的一次毕业设计,周佳英脑海中立即浮想走马塘的身影,经过多次实地采风,通过一次次的酝酿,征求指导老师的意见,多次反复修改,一套有关走马塘的茶具,书签、明信片最终成型并展出。
 
第一次交汇邂逅
    5月18日,《宁波晚报》一篇 “挖掘地域文化成亮点 大学生毕业作品有看头”的报道中关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毕业生走马塘作品设计的内容,同样没有逃过邬毛银老先生的眼睛。看到报道那一刻,邬老先生立即通过有着共同知青经历的宁波市口岸叶小湖老先生,主动联系了传媒设计学院的有关老师。5月24日上午阴雨绵绵,两位老先生走进了传媒与设计学院的工业设计2014届毕业作品展厅。周佳英同学在现场给两位老先生介绍了作品的创意来源。“茶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钟爱之物,作为进士第一村,我想茶具应该是承载走马塘进士文化的重要元素”。“茶具四方造型,黑白二色,同时融入了走马塘特有的石花窗元素,寓意走马塘陈氏家族的清明家风和两袖清风、一生正气的清廉写照”。
 
在碰撞中传承发扬
   为了更深入地开展交流,5月24日当天,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研究所负责人赵建国副教授,周佳英同学及其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张宇泓等几位老师受邀来到了走马塘,参观了走马塘列代进士陈列室、走马塘邬毛银收藏馆,走马塘祠堂等地。邬老先生对陈列室的每件作品,如数家珍,为大家一一道来,将其收藏的很多珍贵史料提供给周佳英,鼓励她今后继续以走马塘为题材进行创作。看着件件书画作品和展品,学院老师对邬老先生十年如一日的执着精神深深感动。周佳英同学也同意将其设计的作品放在陈列室展出。此外,大家对邬老先生陈列室的优化发展提出了一些良好的建议,并对走马塘文化品牌建设合作事宜开展了深入探讨。
 
后记
     以宁波本土文化为题材,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开发设计符合现代人欣赏视角的作品,进而宣传弘扬宁波特色地域文化,是传媒与设计学院几年来坚持的做法。在历届毕业生设计中有很多作品都曾受到广泛的关注,例如我院2009级沈亮同学的“七塔寺”宣传册、佛珠、挂件等系列作品,就曾得到宁波七塔禅寺副寺法净法师的关注,并来我院参观毕业生设计作品展。传媒与设计学院整合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工业设计、艺术设计五个专业资源,搭建了课程作业展,学生个人展,毕业设计展等多种平台,鼓励学生们积极创作。学院也专门成立了地方传统文化网络化与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各界文化力量,开展相关研究,助力宁波传统文化复兴事业。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