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9日下午在SC501会议室,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思想家、三农问题专家、华东理工大学博导曹锦清教授受邀与传媒学院师生及宁波市社会学会相关老师开展座谈。宁波市社会学会会长、我校“三江学者”、网络与新媒体研究所所长黄少华教授出席并主持座谈会,我校各学院师生五十余人济济一堂,在寒冷的冬季分享了一场思想的盛宴。本次座谈会以《信息时代与民族国家主权问题》为中心展开交流互动。
座谈会一开始,在理工师生欢迎介绍之后,一位来自新疆的女同学就抛出了一个当下热点问题,如何看待当前欧洲的“难民潮”及其可能的“文明的冲突”,西方学者的“文明冲突论”是否适用于我国国情,如何理解我国边疆与内陆沿海的关系?曹老师从中华民族多民族国家构建的历史展开,并就行省制度的演变发展,以及世界范围内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由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困境谈起,指出我们在处理这类问题上仍然年轻,还需要继续努力,“主权”的概念非常重要,大一统的传统是与稳定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珍惜稳定的局面。
随后,新闻所副所长王军伟副教授就大一统与网络主权问题向曹老师请教。曹老师指出,中国当前稳定是与大一统密切相关,而大一统是与历史上的郡县制关联,并介绍了郡县制的发展历史,一直到最后于1956年在西藏确立,这是我们两千多年的传统。并推荐了柳宗元《封建论》一文,认为其经典意义不容忽视。对于“网络主权”,曹老师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特定的阶段是需要强调的,必须正视当前在网络世界依然是“西强我弱”的基本局面。
黄少华教授就民族国家和网络世界未来发展趋势与曹老师交换了意见。曹老师从中国传统的“天下体系”解体以后谈起,认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难以恢复。西方近代以来提供的三个基本概念:主权国家、公民国家、民主国家,我们在借鉴的过程中有所侧重但均不是特别贴近我们的历史与国情。同时,曹老师还推荐了霍布斯鲍姆的年代四部曲著作。
随后,老师们还就转型时期社会信仰危机、基层选举、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民族伟大复兴背后的历史观、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与中国的困境等当代重大问题,展开了热情的交流和讨论。
两个半小时的交流座谈在不知不觉中转瞬而过,师生们都觉得意犹未尽,临别时纷纷请曹老师在自己珍藏的相关著作上签名并合影留念。整个交流活动圆满成功,对推动学院的读书思考氛围和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