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墙】追梦人——访传媒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朱小红老师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5-06-08文章来源:党政办 浏览次数:

                                 

 
初见朱小红老师,便觉老师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质:温和。掩映在盆栽后的身影,在听见开门声后落落大方地站了起来,对记者露出了温暖的笑容。
“如果今天天气好,我们就去随园里晒晒太阳聊聊天,可惜了这天公不作美,本来多好的一件事儿啊!”不同于南方人的吴侬软语,朱老师的儿化音带了丝爽朗,让记者们略微放松了些。一个幽默又和善的老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精彩的故事?怀着这样的心情,记者开始了采访。
(一)机缘巧合来理工
    1996年,朱老师离开大学校园,迈入社会。当年的朱老师,风华正茂,拥有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公务员。公务员在哪个年代都是铁饭碗般的存在,稳定而有保障。而朱老师告诉我们:“人啊,总是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在几年的工作后,朱老师明白了公务员这一份工作并不适合自己。有过彷徨也有过犹豫,但怀着对自己更为清晰的认识与对教师生活的向往,获得了家人无私的支持后,朱老师毅然离开家乡,于2002826踏入理工,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
(二)教学有方获好评
    初入理工大门,对朱老师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从经济系的辅导员为起点,朱老师开启了她的教师生涯。朱老师笑着告诉我们,她接手辅导员这份工作,算得上是从零开始的。但巧合的是,朱老师快速了解了教师的职责,在工作上可谓是如鱼得水。从经济系到学工部再下到经管学院,在经过几年锻炼后,朱老师有了面对一群孩子,一个班级的自信与经验,于2007年前后正式开始给同学们上课了。朱老师负责的是思修这门基础课,在大部分人心目中,思修课基本可以和无聊二字划上等号,甚至连笔者也是这么认为的。朱老师另辟蹊径,打造了构建主义教学的方法,并且积极从学生反映的问题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建立了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大概正是如此,朱老师也在学生中获得了无数的好评。
(三)珍惜学生爱如子
    在教育学生这方面,朱老师与许多老师是不同的。她笑着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独特的坐标。人之初,性本善,没有绝对的坏孩子,一切都是相对的。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为什么,是什么使孩子们有了现在的模样。我从未想过培养怎么样的孩子,只希望每个孩子都是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比起教书,朱老师更重视育人。在朱老师看来,教育方式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与选择,有自己的追求与梦想。但无法忽略的是,作为人,都要有优异的人品与崇高的责任感,学会自己对自己负责。同样重要的是,老师不是一昧教授知识就算是尽到责任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不吝惜夸赞之词,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唤醒本性,树立信心,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找准个人坐标。
(四)殷殷寄语表心意
“我是20091117日来到我们传媒与设计学院的。看着咱们学院从一开始的法传到后来的传媒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也到了我们学院,再多了一本的网新专业,眼下数字媒体艺术也要开始招生了,我感触也是挺多的。”朱老师坦率地表示,来到传媒与设计学院已有六年时间,看着它一步步发展壮大,心里不是不兴奋的,但更重要的是,作为学院的领导班子,需要以平静的心态迎接一切发展,做到忙而不乱,井然有序。朱老师认为,传媒学院之所以有了今天的成就,最重要的就是有了一支肯付出,肯努力的团队,有了一群优秀且上进的学生,或许这才是传媒学院最大的收获。在未来的学院建设上,朱老师也表示了衷心的祝愿:“希望传媒学院所有人,都能在传媒这个符号中得到自我的最大发展。希望传媒与设计学院永远是孩子们、老师们家一般的存在,是一片能够给予大家幸福的乐土。”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